11月19日,我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曼谷同泰國總理巴育舉行會談。兩邊宣布構建更為穩定、愈加繁榮、更可持續的中泰命運一起體,賦予“中泰一家親”新的時代內涵,開辟中泰關系新時代,將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為亞太甚至世界和平與展開注入更多正能量。
兩國領導人一起見證簽署了《中泰戰略性協作一起行動方案(2022—2026)》、《中泰一起推進“一帶一路”建造的協作規劃》以及經貿出資、電子商務、科技立異范疇協作文件。
北京師范大學一帶一路學院研究員萬喆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明,中泰兩國一起簽署的協作文件,以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要點加強出資、交易、旅行、基礎設施、工業園等傳統范疇協作,一起不斷培養新增加點,推進數字經濟、新能源轎車、科技立異等新范疇協作取得活躍進展,加強教育、醫療、扶貧、農業等民生范疇協作。
本年是中泰樹立全面戰略協作同伴關系的10周年。過去十年間,兩國持續展開務實協作。值得關注的是,中泰兩國的戰略性協作還聚焦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規劃。
當前,中泰兩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標志性項目——中泰高鐵正在如火如荼地建造中。在中泰兩國的洽談中,兩邊也多次說到要加速中老泰三方鐵路協作,并活躍推進“中老泰聯通展開設想”,要點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做好物流通關“軟聯通”。
兩邊交易首度打破千億美元
隨著中泰經貿的聯絡日益嚴密,我國商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產自泰國的產品,如稻米、天然橡膠、木薯、甘蔗和熱帶生果。
泰國農產品在我國成功翻開銷路,除了這些產品自身的高品質外,更有賴于中泰兩國的深度協作。據了解,我國接連多年都是泰國最大交易同伴、農產品最大出口商場和主要外資來源國。即便在疫情影響之下,兩邊經貿協作仍然微弱增加。
其實自2010年我國—東盟自貿區建成以來,中泰兩國的農業協作就得到了充沛的準則保證,而我國方面也現已對泰國94.5%的農產品撤銷關稅。數據顯現,2010—2020年,中泰兩國農產品交易額從36.8億美元增至143.1億美元,增加了2.9倍,年均增加14.6%;其間,自泰進口額從24.9億美元增至100.3億美元,增加了3倍。
而到了本年,泰國農產品出口再迎來利好方針。
本年年頭,《區域全面經濟同伴關系協議》(RCEP)正式對泰國收效施行。依據協議,區域內90%以上的貨品交易將終究完結零關稅。據我國農業鄉村部交易促進中心數據,RCEP收效施行后,我國對泰國960個類目下的農產品維持零關稅或立即降零,占泰國悉數農產品的65.3%。有泰國椰子商戶向媒體表明,他們不再像曾經那樣為出口訂單擔憂,RCEP帶來的工業鏈調整助推他們的農產品在我國商場開拓更多銷路。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楊保筠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明,在中泰兩邊交易額的增加中,農業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這也是中泰經濟的互補性決定的。據我國海關統計數據,泰國98%以上的木薯、70%的熱帶生果、1/3的橡膠和1/10的大米出口到我國。
對此,楊保筠表明,中泰兩邊都在高質量地落實RCEP,協作主要是使用自貿區的組織,使得兩邊的利益最大化。兩邊都抓住RCEP收效的關鍵,推進兩國的農產品在交易、關稅等方面的準則化組織,“可見未來泰國向我國出口農產品具有增加潛力。”
萬喆進一步表明,RCEP收效施行后,各種通關便當條件和措施得以快速完結,比方中泰農產品等易腐貨品6小時的快速通關和交易范疇進一步降低關稅等措施,為中泰進一步展開農產品交易供給了新的動力。
其實不僅是農產品,RCEP收效也意味著,泰國與其他RCEP成員國進行跨境交易往來時能取得更多便當。
我國駐泰國大使韓志強曾在采訪中泄漏,2021年,中泰兩國交易額增加33%,達到1312億美元,前史上初次打破千億美元大關;泰國農產品對華出口119億美元,增加52.4%。本年1至8月,中泰交易額約911億美元,同比增加6%,持續保持穩步展開勢頭。
有數據顯現,到2025年,RCEP有望帶動我國、泰國等15個成員國出口、對外出資存量、GDP額外增加10.4%、2.6%、1.8%。可見RCEP的收效施行,將為我國、泰國等各成員國企業創造更寬廣的商場空間。
云南省社科院泰國所所長、研究員余海秋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明,RCEP催生的區域經濟交融機遇,促進中泰將進一步敞開漁業產品、造紙、轎車零部件等商場,對農業、制作業等非服務業出資選用負面清單方法作出高質量承諾,將吸引更多我國企業在泰國出資建廠。
“硬聯通”的愿景
中泰經貿在疫情期間的逆勢上漲,還有賴于當地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事實上,2021年,中泰交易的貨品流通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中老鐵路的運送。楊保筠向記者表明:“在疫情期間,由于運送困難,泰國出口榴蓮等生鮮產品遭遇困難,最后經過中老鐵路轉運出談鋒解決問題,為當地果農挽回了丟失。”
我國昆明海關統計數據顯現,中老鐵路開通9個月以來,國際貨運總值打破100億元,貨品運送已覆蓋老撾、泰國等國家和區域。中老鐵路這條“黃金大通道”效果日益顯現,惠及沿線區域國家。
本年7月1日,中老鐵路萬象南站換裝場正式建成投用,首批跨境集裝箱貨品駛向泰國林查班港。有數據顯現,萬象南站換裝場建成投用后,從我國昆明到泰國林查班港間的運送時間比轎車換裝倒運縮短1天左右,運送成本減少20%以上,估計每年能吸引泰國30萬噸以上農副產品、橡膠等跨境貨品經過中老鐵路運往我國。
在看到中老鐵路開通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后,泰國也加速中泰鐵路建造的腳步。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擔任中泰鐵路項目4-3標段工程的承建方我國建筑方面得知,10月28日,中泰高鐵項目4-3標段預制梁場32米預制節段箱梁靜載實驗取得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出具的檢驗陳述,標志著項目預制梁場節段箱梁梁型悉數合格。目前,中泰高鐵一期工程現已進入全面建造加速期。
按照泰國方面的方案,估計到2027年頭,中泰高鐵的一期工程即從曼谷到呵叻段將完結建成通車。在此次中泰兩國會談中,兩邊都強調要加速中老泰三方鐵路協作,活躍推進“中老泰聯通展開設想”。
“假如中泰鐵路全面建成,并完結與中老鐵路的接軌,將會降低運送成本,有力地推進泰國的出口。別的,中泰高鐵所經過的區域,往往是曾經泰國相對欠發達的區域,這將有利于沿線區域的扶貧減貧以及社會經濟的展開。”楊保筠向記者表明,中老泰鐵路通車以后,還將有助于泰國和其他東盟國家的產品向北經老撾進入云南,然后進入陸海新通道并直接抵達歐洲,將有助于泰國在東盟區域完結互聯互通戰略中的位置。
萬喆也表明,打造直通南北、連通歐亞的中老泰鐵路,能夠以通道促物流、物流促經貿、經貿促工業,開通更多冷鏈班列、旅行專線、榴蓮快遞,使跨境運送更快捷、更節約、更高效,完結“貨品北上,游客南下”。
泰國民眾也對“中老泰聯通展開設想”滿懷等待。“我以為中泰高鐵是一個很偉大的項目,”中泰高鐵項目部行政人員Praphaphan Thaingamsin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明,若中泰高鐵建成以后,最大的改變將是交通變得更便當,“曾經從大城府到呵叻府開車至少要3個多小時,但現在要是乘坐高鐵,只需1個小時左右,“快捷交通帶動旅行業的展開,給我們的日子帶來了很大的益處。”
而關于預期中的經濟效益,Thaingamsin表明,交通運送是農業和鄉村經濟展開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因為大多數的農產品都需要保鮮,縮短運送時長有利于確保農產品的質量,“我期望中泰高鐵建成之后,將使泰國的農業展開更敏捷。另一方面便是旅行業,我以為交通會對人們挑選旅行目的地帶來影響,期望中泰高鐵能擴展當地的游客范圍,進步泰國的經濟水平。”
中泰高鐵項目現場工程師Chinnawat Khaoprapa也向記者表明,經過中泰高鐵運送泰國的農副產品,能夠讓我國民眾更多地了解泰國的土特產,此外,日后兩國通了高鐵,文化交流也會愈加深入。
打造新的協作增加點
中泰樹立全面戰略協作同伴關系的10年來,兩國的經貿協作行穩致遠。現在,站在新的前史起點上,中泰兩國正盡力尋求和培養新的增加點。
在疫情期間,泰國充沛感受到數字經濟帶來的經濟效益。依據谷歌和淡馬錫發布的東南亞電商行業陳述,疫情期間,泰國的電商、流媒體服務等體現微弱。陳述指出,泰國的數字經濟規劃在2021年將超過300億美元,漲幅51%,估計到2025年泰國數字經濟商場規劃將增至570億美元。別的,泰國的電商商場也增加敏捷,該陳述指出,估計本年泰國的電商將增加68%并打破300億美元大關。
早在2016年,泰國政府就出臺了“泰國4.0”戰略,旨在使用立異的數字技術展開基礎設施,進步產品附加值,促進泰國經濟轉型升級,終究完結“數字泰國”。而近年來,我國企業也在泰國活躍參加數字經濟方面的出資。本年,華為和阿里云都公布了到泰國的“出海”方案,如華為和阿里云都在泰國樹立了數據中心。
楊保筠表明,泰國政府結合其國家展開戰略,提出了樹立“數字泰國”的方案,盡力展開數字經濟,以推進其新基建,即數字化范疇的基礎設施建造,而我國在數字經濟方面的展開有一定優勢,可與“數字泰國”戰略對接。
在余海秋看來,本年RCEP的收效,也有助于泰國數字經濟的展開,“RCEP有關電子商務、知識產權等準則組織,將進一步便當中泰跨境電商、數字經濟等協作,促進中泰兩國立異資源活動。”
其實除了數字經濟,中泰兩國還把注意力放在更多新式經濟的范疇上。近年來,我國轎車、電商、光伏等范疇企業紛繁在泰出資設廠。數據顯現,本年前9個月,我國對泰出資增加勢頭迅猛,泰國吸引了來自我國的數百億泰銖的出資。
楊保筠以為,經過中泰共建“一帶一路”,把東部經濟走廊項目打造成產品制作的集散基地,可助力泰國產品進入老撾、越南及其他沿線國家。并且,當前兩國現已取得許多協作效果,我國企業在泰國,特別是東部經濟走廊的出資大幅度增加,并且出資質量穩步上升。越來越多的我國企業參加東部經濟走廊建造,如泰國林查班港的三期建造、石油區塊的開發、天然氣管道工程以及新能源轎車等許多項目都現已相繼簽約,有些現已完結投產。
他以為,中泰兩國將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和“泰國4.0戰略”、“泰國東部經濟走廊戰略”對接,兩邊戰略是高度契合的,這將有助于泰國完結將本國打造成東南亞區域中心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