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著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綠染春城向美而行
?
王官濕地
近日,昆明市發布2021年度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2021年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整體堅持穩定,未產生環境突發事情,自然生態環境狀況杰出。
近年來,昆明市結實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展開的路子,聚力攻堅抓保護、壓實職責強督察,著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看護藍天碧波凈土,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展開,全市生態文明建造和生態環境保護作業取得了杰出成效,生態環境質量繼續改進。
統籌推動三大保衛戰生態環境繼續優化
來自西伯利亞的紅嘴鷗接連30多年與昆明“約會”、滇池濕地首次發現國際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物種青頭潛鴨、“昆明藍”的打卡熱度居高不下……一系列現象級熱點是昆明繼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波、凈土保衛戰,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展開的實際注腳。
昆明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到達國家二級標準,主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63%,各縣(市、區)環境空氣質量整體堅持杰出,接連5年排名省會城市前5;金沙江、牛欄江、南盤江等首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合格,滇池全湖水質類別為Ⅳ類,陽宗海水質類別為Ⅲ類,縣級以上會集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到達或優于地表水Ⅲ類標準。全市21個縣級以上會集式飲用水水源地中,除柴河水庫因蓄水不足未供水外,其他20個水源地水質合格率為100%。與2020年比較,滇池全湖水質類別和陽宗海水質類別堅持不變,滇池湖濱濕地物種豐富度指數和物種多樣性指數均有所進步。凈土保衛戰強力推動,全市未產生因犁地土壤污染導致農產品質量超支且形成不良社會影響事情,未產生因疑似污染地塊或污染地塊再開發利用不當且形成不良社會影響事情。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美好。為看護好藍天白云、碧波青山的金字招牌,本年以來,全市以改進環境質量為核心,統籌推動藍天、碧波、凈土三大保衛戰。
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抓好以PM2.5和O3協同操控為要點的大氣污染防治,加強統籌協調和調度,成立了要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及市級督導專班,施行周通報、月排名,施行全天候、24小時的繼續防控。主城各區形成“一區一策”防控計劃,有效展開污染防控應對。本年1至5月,昆明優級天數70天、杰出80天,空氣質量優良率100%。
聚焦碧波保衛戰的難點問題,從頂層涉及層面強化監管,經過水質方針考核倒逼屬地政府嚴厲執行“一崗雙責”,確保水質合格,并加強對國、省控斷面水質的預警調度,施行一線作業法,前往螳螂川、陽宗海、南盤江流域,督促屬地政府加速水污染防治作業。2022年1至4月,全市27個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到達70.4%。
在凈土保衛戰中,全面執行《土壤污染防治法》,繼續推動犁地周邊涉鎘等重金屬要點職業企業排查整治,加強土壤污染要點監管單位環境監管,深入推動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舉動。本年以來,完結8個建造用地土壤污染狀況查詢。
強化監管與法律執行落細生態保護職責
檢查“排污許可證”、檢查環評報告、到車間庫房等地逐一檢查污染物處理設備的配置和運轉狀況、對存在危險的企業給出相應的整改建議……去年以來,昆明市深入推動歸納行政法律變革,經過交叉法律、要點法律、精準法律、靶向法律的方法,查處了一批環境違法行為,實現危險危險大排查、法律監管全掩蓋、環境監管大起底。
推動綠色展開,改進環境質量,需要以嚴厲環境法律作為基礎和保障。昆明量體裁衣采納多種有效行動,創新法律方法,加大法律力度,切實做好區域生態環境監管法律作業,推動環境監管再上新臺階。
以“一盤棋”思路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對44家市級相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職責進行清晰和細化,進一步壓實“管展開有必要管環保、管生產有必要管環保、管職業有必要管環保”的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制。2021年,全市共批閱環評文件595個、排污許可證1630個、輻射安全許可證334個,均在許諾時限內辦結。疏通環境信訪渠道,及時處理老百姓關心的環保問題,經過“12345”“微博輿情”和微信告發受理平臺,共受理投訴3916件,辦結率為100%。展開“綠劍-2021”6個批次專項法律舉動,檢查了13個縣(市、區)、開發區,摸清了昆明市生態環境狀況,查處了一批環境違法行為,總結了一批可復制的聯合法律經歷。
本年以來,昆明加大新《環境保護法》及配套辦法法律力度,從嚴從重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堅持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以法律來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倒逼環境質量改進。優化環境法律方法,完善污染源分級分類監管機制,樹立和完善菜單式、清單式的標準化法律模式,執行法制審閱準則和團體評論準則,進步案子查處的準確率、成功率。2022年1至4月共處理行政處分案子235件,有力地震撼了環境違法行為。5月起至11月分7個批次,采納會集優勢力氣組成法律檢查組的方法,繼續展開“綠劍-2022”專項法律舉動,現在已在宜良、石林和陽宗海風景名勝區啟動了第一批法律舉動。
加強環保服務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展開
環境質量繼續優化,不光讓身居其中的人們收成了生態向好的紅利,也為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提供了更多或許。契合全市產業高質量布局、落地、展開需要,昆明市積極向企業普及環保法律法規,既協助企業樹立綠色展開意識,又盡力做好市場主體的環評服務,構建環境友好型的展開方法,讓環保成為經濟社會展開的助推器。
本年4月21日,昆明市生態環境局與嵩明縣人民政府、昆明海創環境工程有限職責公司招商簽約儀式舉辦。本次簽約的嵩明縣日子垃圾歸納處理二期項目總投資3.4億元,建成后新增日子垃圾處理500噸/天,年發電量120×106千瓦時,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不言而喻。昆明市生態環境局正加速統籌項目涉及的行政批閱服務作業,牽頭協調處理項目推動中遇到的問題,1對1盯梢服務企業,為項目早日建成、投產保駕護航。這是環保推動招商引資提質增效的一個案例。
本年以來,昆明推出一系列行動,為企業做優環評服務。繼續優化批閱服務,出臺了《服務經濟社會展開助推項目建造的若干辦法》,建立市生態環境局服務經濟社會展開助推項目建造作業專班,采納優化就事流程、嚴厲許諾辦結時限、執行環評批閱正面清單準則、展開并聯批閱、樹立要點項目調度聯絡準則及服務企業會商機制、深化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環評奉告許諾制批閱等辦法,進一步加強對要點項目環評批閱服務,進步批閱效能,促進要點項目落地建造。創新施行《昆明市生態環境局關于疏通政企溝通渠道優化環境法律方法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十三條辦法》,施行企業環保服務局長接待日準則、企業環保聯絡員準則、環保專家幫扶準則、法制進企業月宣揚準則,展開政企黨組織共建活動,營造杰出營商環境氛圍。截至5月,全市批閱環評文件253個、完結805個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核發排污許可證268個、輻射安全許可證199個,均在許諾時限內辦結。
此外,執行《昆明市生態環境局關于減輕和革除行政處分的施行定見(試行)》,對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形成危害后果的,依法減輕或革除處分,施行環境法律差異化監管,進步生態環境監管智能化精準化水平,進一步減少對企業的干擾。截至現在,處理免予處分案子71件,減免罰款金額972.22萬元。(來源:云南日報記者王瓊梅)
標簽:
污染防治
(免費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括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順便有原所有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順便聲明為準。
2、本網站轉載于網絡的資訊內容及文章,咱們會盡或許注明出處,但不排除來源不明的狀況。如果您覺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訴咱們更正。若未聲明,則視為默許。由此而導致的任何法律爭議和后果,本站不承擔任何職責。
3、本網站所轉載的資訊內容,僅代表作者自己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4、如有問題可聯系導航網編輯部,電話:010-88376188,電子郵件:bianjibu@okcis.cn)
綠染春城向美而行
?
王官濕地
近日,昆明市發布2021年度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2021年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整體堅持穩定,未產生環境突發事情,自然生態環境狀況杰出。
近年來,昆明市結實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展開的路子,聚力攻堅抓保護、壓實職責強督察,著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看護藍天碧波凈土,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展開,全市生態文明建造和生態環境保護作業取得了杰出成效,生態環境質量繼續改進。
統籌推動三大保衛戰生態環境繼續優化
來自西伯利亞的紅嘴鷗接連30多年與昆明“約會”、滇池濕地首次發現國際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物種青頭潛鴨、“昆明藍”的打卡熱度居高不下……一系列現象級熱點是昆明繼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波、凈土保衛戰,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展開的實際注腳。
昆明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到達國家二級標準,主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63%,各縣(市、區)環境空氣質量整體堅持杰出,接連5年排名省會城市前5;金沙江、牛欄江、南盤江等首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合格,滇池全湖水質類別為Ⅳ類,陽宗海水質類別為Ⅲ類,縣級以上會集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到達或優于地表水Ⅲ類標準。全市21個縣級以上會集式飲用水水源地中,除柴河水庫因蓄水不足未供水外,其他20個水源地水質合格率為100%。與2020年比較,滇池全湖水質類別和陽宗海水質類別堅持不變,滇池湖濱濕地物種豐富度指數和物種多樣性指數均有所進步。凈土保衛戰強力推動,全市未產生因犁地土壤污染導致農產品質量超支且形成不良社會影響事情,未產生因疑似污染地塊或污染地塊再開發利用不當且形成不良社會影響事情。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美好。為看護好藍天白云、碧波青山的金字招牌,本年以來,全市以改進環境質量為核心,統籌推動藍天、碧波、凈土三大保衛戰。
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抓好以PM2.5和O3協同操控為要點的大氣污染防治,加強統籌協調和調度,成立了要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及市級督導專班,施行周通報、月排名,施行全天候、24小時的繼續防控。主城各區形成“一區一策”防控計劃,有效展開污染防控應對。本年1至5月,昆明優級天數70天、杰出80天,空氣質量優良率100%。
聚焦碧波保衛戰的難點問題,從頂層涉及層面強化監管,經過水質方針考核倒逼屬地政府嚴厲執行“一崗雙責”,確保水質合格,并加強對國、省控斷面水質的預警調度,施行一線作業法,前往螳螂川、陽宗海、南盤江流域,督促屬地政府加速水污染防治作業。2022年1至4月,全市27個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到達70.4%。
在凈土保衛戰中,全面執行《土壤污染防治法》,繼續推動犁地周邊涉鎘等重金屬要點職業企業排查整治,加強土壤污染要點監管單位環境監管,深入推動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舉動。本年以來,完結8個建造用地土壤污染狀況查詢。
強化監管與法律執行落細生態保護職責
檢查“排污許可證”、檢查環評報告、到車間庫房等地逐一檢查污染物處理設備的配置和運轉狀況、對存在危險的企業給出相應的整改建議……去年以來,昆明市深入推動歸納行政法律變革,經過交叉法律、要點法律、精準法律、靶向法律的方法,查處了一批環境違法行為,實現危險危險大排查、法律監管全掩蓋、環境監管大起底。
推動綠色展開,改進環境質量,需要以嚴厲環境法律作為基礎和保障。昆明量體裁衣采納多種有效行動,創新法律方法,加大法律力度,切實做好區域生態環境監管法律作業,推動環境監管再上新臺階。
以“一盤棋”思路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對44家市級相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職責進行清晰和細化,進一步壓實“管展開有必要管環保、管生產有必要管環保、管職業有必要管環保”的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制。2021年,全市共批閱環評文件595個、排污許可證1630個、輻射安全許可證334個,均在許諾時限內辦結。疏通環境信訪渠道,及時處理老百姓關心的環保問題,經過“12345”“微博輿情”和微信告發受理平臺,共受理投訴3916件,辦結率為100%。展開“綠劍-2021”6個批次專項法律舉動,檢查了13個縣(市、區)、開發區,摸清了昆明市生態環境狀況,查處了一批環境違法行為,總結了一批可復制的聯合法律經歷。
本年以來,昆明加大新《環境保護法》及配套辦法法律力度,從嚴從重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堅持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以法律來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倒逼環境質量改進。優化環境法律方法,完善污染源分級分類監管機制,樹立和完善菜單式、清單式的標準化法律模式,執行法制審閱準則和團體評論準則,進步案子查處的準確率、成功率。2022年1至4月共處理行政處分案子235件,有力地震撼了環境違法行為。5月起至11月分7個批次,采納會集優勢力氣組成法律檢查組的方法,繼續展開“綠劍-2022”專項法律舉動,現在已在宜良、石林和陽宗海風景名勝區啟動了第一批法律舉動。
加強環保服務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展開
環境質量繼續優化,不光讓身居其中的人們收成了生態向好的紅利,也為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提供了更多或許。契合全市產業高質量布局、落地、展開需要,昆明市積極向企業普及環保法律法規,既協助企業樹立綠色展開意識,又盡力做好市場主體的環評服務,構建環境友好型的展開方法,讓環保成為經濟社會展開的助推器。
本年4月21日,昆明市生態環境局與嵩明縣人民政府、昆明海創環境工程有限職責公司招商簽約儀式舉辦。本次簽約的嵩明縣日子垃圾歸納處理二期項目總投資3.4億元,建成后新增日子垃圾處理500噸/天,年發電量120×106千瓦時,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不言而喻。昆明市生態環境局正加速統籌項目涉及的行政批閱服務作業,牽頭協調處理項目推動中遇到的問題,1對1盯梢服務企業,為項目早日建成、投產保駕護航。這是環保推動招商引資提質增效的一個案例。
本年以來,昆明推出一系列行動,為企業做優環評服務。繼續優化批閱服務,出臺了《服務經濟社會展開助推項目建造的若干辦法》,建立市生態環境局服務經濟社會展開助推項目建造作業專班,采納優化就事流程、嚴厲許諾辦結時限、執行環評批閱正面清單準則、展開并聯批閱、樹立要點項目調度聯絡準則及服務企業會商機制、深化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環評奉告許諾制批閱等辦法,進一步加強對要點項目環評批閱服務,進步批閱效能,促進要點項目落地建造。創新施行《昆明市生態環境局關于疏通政企溝通渠道優化環境法律方法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十三條辦法》,施行企業環保服務局長接待日準則、企業環保聯絡員準則、環保專家幫扶準則、法制進企業月宣揚準則,展開政企黨組織共建活動,營造杰出營商環境氛圍。截至5月,全市批閱環評文件253個、完結805個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核發排污許可證268個、輻射安全許可證199個,均在許諾時限內辦結。
此外,執行《昆明市生態環境局關于減輕和革除行政處分的施行定見(試行)》,對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形成危害后果的,依法減輕或革除處分,施行環境法律差異化監管,進步生態環境監管智能化精準化水平,進一步減少對企業的干擾。截至現在,處理免予處分案子71件,減免罰款金額972.22萬元。(來源:云南日報記者王瓊梅)
標簽:
污染防治
(免費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括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順便有原所有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順便聲明為準。
2、本網站轉載于網絡的資訊內容及文章,咱們會盡或許注明出處,但不排除來源不明的狀況。如果您覺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訴咱們更正。若未聲明,則視為默許。由此而導致的任何法律爭議和后果,本站不承擔任何職責。
3、本網站所轉載的資訊內容,僅代表作者自己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4、如有問題可聯系導航網編輯部,電話:010-88376188,電子郵件:bianjibu@okci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