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江三角洲地區快遞服務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由國家郵政局正式發布。該《規劃》由廣東省郵政管理局負責編制,是今后五年珠三角快遞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指導性文件。
打造世界知名快遞企業聚集地
據省郵政管理局數據顯示,2015年珠三角快遞業務量達46.6億件,業務收入達583億元,業務量和總收入分別占廣東全省的93%和95%,約占全國的22%左右;“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率分別達52%和34%。快遞企業進一步集聚,數量達7000多家,基本實現快遞服務區域鄉鎮全覆蓋。
“ 十三五 時期是珠三角推進快遞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戰略機遇期。”省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規劃》的發布對于推動快遞業健康快速發展,對于廣東經濟結構轉型和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經貿流通和消費升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規劃》對珠三角快遞發展明確了三個定位:世界知名快遞企業聚集地、快遞服務“走出去”先行地以及全國快遞轉型升級示范區。
按照《規劃》,要發揮珠三角經濟發達、對外開放度高的優勢,大力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匯集國內外知名快遞品牌,打造具備完善的產業支撐功能和全面服務民生功能的快遞產業集群,建成服務華南、輻射全國、影響世界的知名快遞企業聚集地。
此外,緊跟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發揮珠三角毗鄰港澳及東南亞的地緣優勢以及完善的對外開放基礎設施優勢,深化粵港澳快遞業務合作,為本土快遞企業“走出去”創造新機遇,打造全國快遞服務“走出去”先行地。最后,依托珠三角快遞業的雄厚基礎,堅持主動作為、創新作為,結合珠三角產業結構升級,打造成為我國快遞轉型升級示范區。
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
《規劃》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創新引領、服務優質、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綠色節能的快遞服務體系,形成通達全國、聯通世界的快遞服務網絡,實現廣東從快遞大省到快遞強省的新跨越,并從產業規模、服務能力等五個方面提出具體目標。
在產業規模方面,預計到2020年,珠三角年快遞業務量要超過150億件,收入超1650億元,建成智能快件箱格口150萬個。服務能力方面,提出要有效解決城市快遞末端配送難問題,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并提升快遞服務用戶滿意度。
在企業實力方面,《規劃》提出要形成快遞企業規模化發展,培育年快遞業務收入超1000億的龍頭快遞企業1個以上,超100億元快遞網絡企業5個以上。
《規劃》重點從創新驅動、供給改革、基礎能力、交郵協同、開放合作、區域聯動等方面提出八大任務。在創新驅動方面,重點推動商業模式創新,推進技術進步創新,加強管理模式創新。此外,提出要推進區域聯動,輻射帶動粵東西北,引領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加強與港澳業務合作,打造珠三角快遞創新及對外開放實驗區。